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延伸阅读 > 保定古遗址(一)
保定古遗址(一)
发布时间:2017-10-26 来源:网络 作者:

保定古遗址(一)
源自:新浪BLOG 作者:西楼 2013-06-03 11:22:29


  前古遗址共有68个

  一、定州开元寺塔

  位于定州市仓门口街,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落成于北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塔高83.7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砖塔,有“中华第一塔”的美称。由塔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十一级,从下至上按比例逐层收缩,塔身结构为外塔体环抱内塔体,中间以回廊相连,楼梯从内塔体穿心而至塔身顶部。其上为塔刹,高8.56米,由砖雕莲花瓣底座、束腰仰覆莲纹铁钵、两个铜制宝珠、一个铜制顶组成。塔内一层现存有宋代大型佛教人物壁画,极其珍贵。塔内各层佛龛中还保留着清代彩绘壁画。另外,塔内还保存着30多块从北宋至清代的石碑刻和数处名人题记,是一座集佛教文化、历史价值、科学艺术于一体的宝塔。
  清光绪十年(1884年),开元寺塔东北角从上至下全部塌落,面积占外塔体的四分之一,1988年开始进行全面维修。对于开元寺塔,历朝历代均极为重视,据史料记载,元代大德年间,明代成化、嘉靖、万历年间,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年间均曾多次维修。最彻底、最全面、技术难度最高的一次维修即为1988年开始的全面复原加固维修,既排除了千年来遗留下来的严重险情,又复原了严重塌落的东北角部分。现除了一层西南面回廊两侧内塔体未加固外,其余部分已全部竣工。开元寺塔重新以雄伟的风姿屹立于世。
  有关开元寺塔的文献记载,在《定州志》中曾这样记述:“在州治南开元寺中,僧会能创于宋真宗咸平四年……,筑之以望契丹者,故又名料敌塔……”
  关于开元寺塔曾流传着鲁班托梦于工匠用土囤法建塔的传说。1952年11月,毛泽东主席来定县视察工作之余,曾登至塔的二层。1961年3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顺平县腰山王氏庄园

  位于顺平县腰山镇南腰山村。距保定市区37公里,是华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建筑群。清顺治四年(1647年)开始兴建北园,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陆续建成。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开始败落,1947年土改后,现存部分作为公产,先后由多家县直单位使用,2001年4月庄园南园部分修葺开放。
  腰山王氏庄园是一处典型的具有园林风貌并保存完整的古建群体。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4300余平方米。庄园坐南朝北,鼎盛时期,格局考究的四合院住宅达12处之多,现仅存5处。南园内有东西排列四合院4排,每排均为三进,四合院各院前后贯通,左右相连,房屋建筑120余间。从南到北计有南园、尚礼堂、尊义堂三部分建筑群体,现保存完整的名为“南园”。庄园内部以道为界,分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建筑区,南部为场院,场院外围辅以护庄沟和院墙。

  王氏家族祖居辽宁省铁岭市南关,清初追随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征战,属汉军正黄旗。崇德三年(1638年),王氏八世祖王锡衮跟随多尔衮入关。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主北京后,为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遂下圈地之令,在这场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中,王家受封于京西南300里以内的顺平县南腰山村,用跑马圈地的方法,占据了方圆百余里的土地。以王爷府建筑为蓝图,建起宏大的封建地主庄园,经过王家几代人的努力,在腰山陆续建起了成套庄园。随着时代的发展,王氏庄园几经变故,迄今它不仅成为河北省级别和规模最大的一处民居,也是清代早期官民合一、建筑特点突出的一处古建筑。北园的维修利用,已列入国家文物局维修计划之中。开放内容和形式还会增加。庄园建筑以灰色为主调,建筑古朴大方,给人以庄重典雅之感。庄园建筑占地面积之广,建筑规模之大,建筑格局之考究,建筑艺术之精美,在我国北方已不多见。
  庄园原建有成套院落50余套,各类房屋500余间,由北园、中园、南园、场院构成,是一处城堡式建筑。庄园是影视拍摄的重要外景地,现已陆续拍摄《大决战》、《青春之歌》、《天下粮仓》、《曹雪芹》、《红旗谱》、《天下第一楼》、《独行侍卫》等20余部影视剧。2001年6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三、定州贡院

  位于定州市区东大街草场胡同22号,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直到科举制度被废除以前,一直是作为考取贡生和秀才的场所。贡院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分文、武两个考场。其建筑包括影壁、大门、二门、魁阁号舍、大堂、二堂、后楼以及文昌宫、演武厅等。现存有文考区中轴线上的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五座建筑,是我国北方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贡院。
  贡院坐北朝南,整体建筑布局合理,庄重规整。魁阁号舍为其主体建筑,构造独特别致,为面阔七间、进深九间的硬山卷棚顶形式,脊项叠涩四层出沿。为节省材料,在最高一层和第二层屋檐下沿进深方向开有通长的直棂窗。现存建筑中的大堂也是一座重要建筑,它的梁架上所使用的角背和柁墩上都刻有复杂而精致的花纹,用材大而规范,为研究清代建筑风貌提供了实物资料。
  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1926年至1936年,定州贡院被晏阳初开办的平民教育会所占用,作为演电影、办广播等平民教育活动场所,1936年平教会对魁阁号舍进行了一次大的维修。1949年解放后,定州贡院归属房产部门,后被电器设备厂占用为库房、办公处所。1999年国家文物局投资对贡院主体维修工程进行全面维修,2005年10月主体工程基本竣工。2001年6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易县万里长城——紫荆关

  位于易县紫荆关镇。建筑雄伟,风格独特,为我国九大名关之一,又与居庸关、倒马关称为长城内三关。关城由五个城圈组成,依山势而建,城墙蜿蜒起伏,这种关城的形式,在我国的九大名关中独一无二。紫荆关作为太行八陉的第七陉,历史上是由山西宣化、大同进入北京的重要通道,以其险要的地势和牢固的防御结构扼守着出入河北平原和太行山区的咽喉,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紫荆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朝、唐、宋、元各代对紫荆关均有过修葺、增补,至明朝万历年间形成现在的规模,紫荆关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战国时期称为“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北魏称“子庄关”、宋金时期称为“金陂关”,到了元代才改为紫荆关。有专家推论,紫荆关是我国上千座名关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几座之一,具有很高的文物、历史、军事、旅游价值。
  紫荆关城,汉时为土石夯筑,后历经各代扩建、修葺,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自明成祖迁都北平(北京)后,更大兴土木,修城建关。在正统、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间,都曾改筑、扩建关城,增设城堡、隘口,开凿盘山道等,使紫荆关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防御体系。《畿辅通志》称:“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从内地通向紫荆关的第一道关门,建在今坡下村的峡谷中。边墙自关门向西两翼伸展,直达两山峰顶。门额上嵌石匾一方,横书“紫荆关”三字。门前有营房、庙宇各一座。这些建筑虽已塌毁,但遗址尚清晰可辨,石匾亦在民间妥存。关门内是通向关城的十八盘,全程10公里,均系羊肠路。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荆坡道人在重修紫荆关盘道记中云:“南有石径十八(盘),由底升巅,崎岖若羊肠之险,东倚于岩旁,后天之畔,西临乎洞壑,蟠地之绝崖。然则南城两都,北极边陲,迁客骚人多游于此。我朝所以设关,凭此险……。”可见,古十八盘既是内地联系北方各族人民的必经之路,又是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自然天险。盘道顶端是南天门,亦建在两山间的峡谷中。城墙东起万仞之巅,经南天门至奇峰岭山顶。门券上嵌着“畿辅第一雄关”的石匾。门之东壁上镶嵌石碑两块;一为荆坡道人所作“重修紫荆关盘道记”;二为明参将韩光所作的七律诗。门外西坡上还有清康熙皇帝御笔“天子阅武处”碑碣一通。进了南天门是二重门,两侧有八字墙向左右伸展。再内是三重门,又称南门,但坐东朝南,券上嵌有“紫塞金城”四字。上款题“万历十七年岁次乙丑孟秋吉旦立”,下款为“钦差分守紫荆关参将韩光”。北门有瓮城,里面券上有“表里山河”匾额。北门面东,门额题字共两层,上题“河山带砺”,下题“紫荆关”。南天门西侧,有从内城通向黄土岭的关门一座,面南额题“阳和门”。

  紫荆关主城分东西两部分,中间以墙相隔,东城设文武衙门,西城为屯兵之所。关城东、西、南,墙外有墙,形成环抱于主城外的三座小城池。阳和门外有黄土岭城。拒马河北岸有小新城,与主城之西城隔河相望,有铁索相连,为关城的前哨。紫荆关的关墙总长18160米,共有城门9座、水门4座、战台19处。雄关壮丽,地势险要。古代文人描述这里是“万里蜿蜒壁,千峰拥塞门。风雄秦上谷,气压赵楼烦”的“紫塞金城”。
  紫荆关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较多。古代军用水井、碾盘,仍保存完好;古栈道至今清晰可辨;古印鉴、古货币、古代服装饰品等都多次发现。为研究中国古长城、古建筑及古代军事等,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和例证。1996年12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古莲花池

  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中心的裕华西路246号,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始建于金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汝南王张柔重建保州城时建园,原名“雪香园”,为张柔副将乔维忠的私家园林。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89年),保定大地震后园林一度荒废。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保定知府张烈文重建。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知府查志隆扩建,提出要以莲池池水为“水鉴”,故莲池又有“水鉴公署”之雅号。由于池中荷花经久不衰,故明代以后称为“莲花池”。清代保定置直隶总督后,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在莲池西北部建莲池书院。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辟为行宫。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起,直隶总督方观承增建亭台楼阁,形成十二景,被誉为“城市蓬莱”。乾隆、嘉庆、光绪等皇帝均在此驻跸。公元1900年秋,英、法、德、意四国联军入侵保定,莲池所藏的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亭、台、楼、阁化为灰烬,后经多次修缮恢复。莲池现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水池面积为7900平方米。
  朱漆彩绘的莲池正门座南朝北,门楼是一座歇山翘角、三门三楹的古典式建筑,1965年重修。门上悬挂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所书“古莲花池”横匾,门前一对石狮雄踞左右。 进门迎面是一座太湖石假山,叠障陡遮,名春午坡。乾隆皇帝题字“春午坡”三字刻石镶嵌于此。
  东、西碑廊和宸翰院陈列着昔人碑碣,铭刻着保定古城历史的变迁,叙述着清乾隆、嘉庆、道光帝王巡幸莲池的故事。这里有元、明、清历代文人大吏和乾隆皇帝歌咏古莲池的诗文碑刻,还有西夏文经幢,是研究在我国西北西夏割据政权达200年之久的少数民族党项族晚期的历史及其文字的罕见的珍贵资料。

  绕过春午坡,一座三控五斗彩绘牌楼巍然耸立于前,建于1975年。枋心正面“古莲花池”四字篆书园名,其背面由现代书法家黄绮籀书“莲漪夏滟”和枋心两侧的黄氏楷书“摇红”、“涤翠”、“霓带”、“霞衣”的点景题词。
  步过牌楼,临水而建的是一座飞檐微翘、红柱擎托的古亭,叫濯锦亭,建于1903年。亭东是直隶图书馆,建于1908年。馆南毗连的是金公殉难碑亭,重建于2003年。亭南为水东楼,楼分两层,建于清代,光绪末改建,1989年7月重修。
  水东楼南面有唐《田琬德政碑》、明《王阳明诗碑》。《田琬德政碑》是园内保存时代最早、知名度最高的碑刻,此碑书法健美,笔法潇洒流畅,是研究唐代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王阳明诗碑》字大径尺,笔力雄健、苍劲,章法严谨,气度非凡,和其诗文交融一起,堪称“艺林双璧”。
  从碑碣处往南过含沧桥,有南北两塘相通的弧形渠道环抱一座假山,山上四周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山顶平缓,有体态灵空的四角攒尖小亭,名观澜亭,建于清代,1972年维修。下山便是篇留洞,有乾隆皇帝手书即景诗刻。
  由篇留洞折而向南,有一座三拱石桥即元代桥。主拱顶端的吸水兽造型朴拙浑厚,刀法粗犷洗练,具有典型的元代风格。它是园中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叫“绿野梯桥”,长9.65米,宽2.65米,高3.70米。
  过此桥,有一片竹林,竹林边的建筑即为寒绿轩,建于清代,2002年落架重修。向南是园中最高的假山,名“红枣坡”。六幢亭高耸山颠,亭为三面虚敞、一面成壁的四角形建筑,壁嵌黄彭年父子修亭碑记,亭内陈列辽二、金一、元三,共六块经幢,因此取名“六幢亭”。亭西沿台阶下山,便是翼然欲飞的六角攒尖小亭,建于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名“不如亭”。从“不如亭”回度绿野梯桥,折而向西是藻泳楼,2003年落架重修。门前一对铁狮雄踞其间,对面太湖石假山耸立,山间汉白玉石雕,仙女腕悬拂尘,手托寿桃。

  由藻泳楼北眺,水中亭为重檐八角攒尖宝顶的建筑,建于清末民初,1976年整修。亭北有曲桥,亭南有宛虹桥。过太平桥西行,有一幢灰楼,此楼原为河北省博物馆所在地,现为莲池管理所办公处。
  灰楼西北角,有透花窗和雕花月门,门内翠竹石遮掩着一重院落,名昆阆,建于1964年。院内一座东、西、北三面环绕的廊院建筑,南有五间正房,两间耳房。北有“张裕钊、宫岛大八师生纪念碑”,建于1986年。院内有距今4亿多年的珊瑚蜂窝化石。西小院之北是君子长生馆,原名课荣书舫。此馆高8.35米,面宽五间,进深二间,四周有曲廊,1975年落架重修。该馆两侧有一座互相对称的配房,南为“小方壶”,北是 “小蓬莱”。
  小蓬莱的北邻是一组奇特的古建筑群,它们分别由响琴涧、响琴榭、响琴桥和听琴楼组成。听琴楼毁于1900年,2001年恢复。响琴涧是池塘的一段濠涧,涧内散置礁石。响琴榭为三间,东、南、北三面为敞门平顶,高3.5米,宽7.5米,现已落架重修。
  响琴桥东有一座四方攒尖顶小亭,名“洒然亭”,1971年重修。再往东有一块硕大奇特太湖石,矗立在曲径桥的北头。石腰镌刻篆书“太保峰”三字,落款为“门人吴郡顾愿为先师郑襄敏公题,万历甲辰夏日”。此峰是顾愿为先师郑洛(襄敏为谥号)所立。太保峰对面为巨砚轩,其两侧为碑廊,内有蔡京送行诗碑等。
  向东即为奎画楼,其东为“高芬阁”,2003年落架重修。其北侧为书院碑廊,这里有莲池书院法帖。莲池书院法帖是清代直隶总督那彦成将珍藏的墨宝褚遂良《千字文》、颜真卿《千福碑》、怀素《自叙帖》、米芾《虹县诗》、赵孟頫《蜀山图歌》、董其昌《云隐山房题记》、《李白诗》等六家八种真迹献出,刊于书院,定名为《莲池书院法帖》。
  从此东行,为绪式濂溪,过复道有两排正房,名为花南汧北草堂。前排为宾宴场所,后排为皇帝召见直隶大臣之地。
  古莲花池1956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收录在《全国十大名园》丛书。

  六、曲阳北岳庙

  位于曲阳县城内西南隅,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始建于北魏宣武帝年间(500~515年),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扩建。宋淳化元年(990年)契丹入侵纵火焚庙,次年宋太宗诏旨重修。元代初年辟为道教活动场所,明嘉靖年间(1522~1565年)北岳庙规模达到顶峰。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改祀北岳于山西浑源,曲阳北岳庙逐渐荒废。
  北岳庙原南北长542米,东西宽321米,占地面积17.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平面布局呈“田”字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垂直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登岳桥、神门、牌坊、朝岳门、御香亭(又名天一亭、更衣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德宁之殿、后宅门、望岳桥。德宁之殿西有西昭福门、西进禄门,东有东昭福门、东进禄门、大门、牌坊。清时东北角有便门。现登岳桥基本完好,神门已毁,尚留石狮一对,牌坊仅存基座。飞石殿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冬遭火焚,现仅存遗址。后宅门、望岳桥、后殿均无,西进禄门、东进禄门、大门、牌坊亦无。

  德宁之殿坐落在中轴线北端,为北岳庙主体建筑,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年),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元代木结构建筑。殿通高25米,面阔9间,进深6间,占地面积2009.8平方米。重檐九脊庑殿式结构。琉璃瓦脊,鸱吻高约3米。梁架为中柱式。斗拱为一垛、二垛式。阑额下不用雀替,次间枋上雕有云龙图;殿下层为走廊,殿体坐落在两米多高的台基上。殿前有方形砖地月台。月台及殿体走廊周围有汉白玉栏板及望柱,望柱顶端雕有石狮,共计99只,其中20只为石狮身上之小狮。石狮姿态各异,无一雷同。月台四角砌有螭首,用作水口。殿墙基部砌有青砖人物花卉浮雕。全殿以方条砖墁地。殿内原有泥塑神像15尊,其中坐像3尊,陪侍立像12尊。后神像全部被毁坏。殿堂明间隔扇中门、东门上方和里层原有“富国裕民”、“镇奠朔方”等牌匾,现均无存。殿内东西两壁及后门照壁绘有巨幅彩色壁画——天宫图。整幅壁画以“画幅大,人物画像大,气派大”而著称于世,实属稀世珍品。
  东西两侧壁画各高8米,长18米;后门照壁壁画高8米,长27米。东壁为“云行雨施”,画面为天神兴师动众,普降甘霖的情景。上方绘有体态蜿蜒的苍莽巨龙。西壁为“万国咸宁”,画面为众神偃旗息鼓,得胜回宫的情景。上方绘有相貌狰狞、横枪倒戈的“飞天神”,俗称“曲阳鬼”。后门照壁壁画原为红色颜料覆盖,1983年维修中发现。画面为一帝王模样人物乘辇行走,左右金童玉女随从,暂命名为“北岳恒山神出巡图”。殿内正面中间神像背后原为八扇山水画,传为宋代作品。抗日战争时期,盘踞曲阳城的日军将其泥皮盗走。东昭福门两壁原有据传是唐蒲州刺史刘伯荣所画鬼尉。鬼尉左手负革阑,右手捕长蛇,面目狰狞,现无存。

  唐以前封北岳恒山神为北岳府君,唐封为安天王,宋加封为安天元圣帝,元加封为安天大贞元圣帝,明改封北岳恒山之神。自汉代起,祭祀恒山山神活动频繁,祀典隆重。因山道不通,祭祀活动在曲阳县城西北5公里处的下庙(西庙)。北魏宣武帝时(500~515年),祭祀场所随着县城的搬迁由下庙(西庙)移至东庙即现在的北岳庙。隋大业五年(608年),隋炀帝亲临北岳庙祭祀,河北道郡守毕集,并大赦天下。唐武德、贞观年间,年各一祭,牲用太牢,主祭官由时任都督刺史充当。元明以来,除常祀外,逢即位、寿典、因事祷谢,祭祀更加频繁。自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起,在朝廷掀起长达160年的北岳改祭之争。著名学者顾炎武对改祭之事非常关切,亲临考察,写成《北岳辨》一文,主张不必改祭,碑刻现存北岳庙。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北岳山神宫廷祭祀活动由曲阳北岳庙改至山西浑源玄岳山。民国时期迄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四(庙会),北岳庙内民间祭祀北岳山神活动兴盛。
  庙内收藏有自北魏、北齐、唐、宋、元、明、清及民国各时期碑刻200余通,字体有真、草、隶、篆、行等;内容多为重修北岳庙记、祈祷祭文和名人诗文,这些碑刻形体丰富多彩,内容多样,书体各异,其中不乏名人之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还存有碑楼、碑亭6处,历代石雕、石刻等文物200余件。所以说北岳庙是集文化、书法于一身的艺术殿堂。1982年2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电话:0312-2190205 邮箱:bdjx001@sina.com
备案编号:冀ICP备160036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