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砥砺五十载 奋勇当先排头兵
沧桑砥砺五十载 奋勇当先排头兵
—河北中保建设集团发展纪实
—河北中保建设集团发展纪实
这里,是一片沸腾的热土,见证过建国后保定市第一轮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风起云涌;这里,是人才代出的摇篮,炽热的激情在这里进发。
打开历史书卷,诞生于1952年的河北中保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保定地区第二建筑安装公司基础上改制而来,在最初异常艰苦的环境下,以“发愤图强、艰苦创业”的精神,用忠诚托起使命,诚信经营、热情服务,公司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12月29日,当中建协领导在国家优质工程表彰大会上宣布中保集团公司承建的电谷大厦工程荣获“200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的时候,当集团公司董事长马建水、总经理刘建鹏高高举起奖牌的时候, 标志着河北中保建设集团迈着坚实的步伐又向前进了一大步,在公司的发展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 一笔!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质量为先、创建精品为己任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直以来,公司坚持把科技创新与经营战略相结合,注重施工中的科技创新,优质高效施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含量,以科技优势抢占市场制高点,赢得市场经营主动权。2000年以来,公司每年根据建设市场导向、施工领域技术进步趋势和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研究企业自身的科技发展战略,制订企业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加强科技投入的力度,从企业积累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建立了以总工程师领导、质量技术部门具体负责的科技创新工作机构,结合施工项目具体特点,安排经费进行技术攻关和专题科研,成立单项的技术攻关小组及OC质量管理活动小组。2009年,“提高圆弧异型结构放样精度”、“提高框架工程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提高干挂石材观感及牢固性能”等三项QC小组活动课题荣获“河北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小组”称号,其中一项获“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小组”称号。
公司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2000年通过了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后又陆续通过了IS014000环境、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始终以顾客利益至上,重视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施工生产的每一道工序、每个检验批、每个分项、分部,都有详细的记录,严格把关,不合格产品绝不放行,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高质量。2009年公司被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与此同时,公司把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以创新机制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在体制创新方面,企业积极探索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制体制,推进股份制改革,实现股权多元化,促进产权制度深层次变革。在深化劳动人事、分配等制度改革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在管理创新方面,企业注意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狠抓项目经营管理,全面落实经营责任
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项管理的跨度也在加大,涉及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对项目的经营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公司提出“树立经营项目理念,提高项目经营质量”的理念,同时要求具体的施工项目应建立“以合同管理为中心、以施工管理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并将“有利于工程施工,有利于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项目的管理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从重视规模扩张转向重质量和效益提升,从重视市场占有转向重视风险控制,从粗放型管理转向规范化精细管理,建立风险管理机构分公司经理或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高度重视成本过程管理,对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进行指导和跟踪,及时掌握项目工程进度、完成量、大额资金流向、大宗材料采购、劳务费用支出,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突出管理与控制。
华北电力大学教十一楼 为抓好项目的经营管理,公司十分重视项目经理的选择。在选择项目经理时,优先挑选懂策划、善沟通、重细节、讲程序、求效益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其必须懂技术、善经营、精管理,这样体现了项目经营管理中的领导作用。同时对其他管理人员的聘用上采用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实行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能力激励等相互交融的激励机制。在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上进行改革,建立与当前公司经营现状相适应的项目管理型经营机制。 新成立工程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风险评价、项目考核、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以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比较有效地解决了现场施工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了“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了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强化市场经营部的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使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突出,有效地规避风险。
公司严格选择分包队伍,加强合作施工的管理。适应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公司把外联队伍做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社会资源,建立健全了与新队伍合作的准入制度及考核制度,在施工队伍选择上慎之又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对社会信誉、道德品质、管理经验、施工能力及经济实力都做充分了解和掌握,对那些实力与所做项目有差距,有劣绩或缺乏职业道德的队伍拒之门外,也不因为扩大规模什么样的队伍都接受,对存在问题的项目队伍宁可不做,也不盲目接收施工队伍,严把门槛关。公司做到以热情服务为主线,为他们协调关系,签订分包合同时,紧抓合同中有利和不明确条款,有效规避不利合同条款。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2005,公司根据实际编制下发《资金管理办法及规定》,强化以企业法人治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机制,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分级负责、逐级考核的原则,实行宏观管理、微观控制,分级负责,界定责任。公司坚持实行资金的计划管理,每月编制收支计划,费用经审核后按申请用途使用,严格控制非生产及不合理的支出。强化完善项目部的成本管理,严格按照税法要求,规范成本核算的各种手续。积极与银行建立关系,做好筹资融资工作。
推广绿色建筑 促进节能减排
电谷锦江国际酒店 节约能源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是利国利民,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公司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进建筑施工全过程的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循环利用,倡导绿色施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由公司承建并荣获国优的保定电谷酒店工程是中国首座利用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与建筑相结合的建筑,成为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及中国电谷的标志性建筑。从远处看,外观以灰黑为主色调的电谷大厦,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走近看才发现,酒店的主立面是个放大的电路板造型,它是由金属构件与双玻组件组成的建筑外围护结构,用双玻太阳能组件代替普通建筑上大量使用的传统幕墙,不但节约了建筑材料,还能够产生清洁电力,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遮阳、节能、隔音效果。
电池版的安装极有讲究,每一部分的功能各不相同。酒店东南两个立面的太阳能玻璃幕墙,与大厦一体设计;西立面是一组单独设计的太阳能装置,重在展示如何在已建成的建筑上安装太阳能板;而在采光屋顶、雨棚设置的太阳能板,旨在展示太阳能装置运用的灵活性。在酒店主楼南立面,施工技术人员还创造性地试用了呼吸式太阳能玻璃幕墙,在幕墙底部和顶部设置了大量的百叶窗,通过空气对流为幕墙降温,以免温度过高影响发电功率。
电谷大厦既是五星级酒店,也是一座“发电站”。大厦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并网容量0.3兆瓦,投入运营后年发电量为26万度(其发出来的电不仅供大厦使用,还直接并入电网),可替代104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排放量75.5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3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8吨。而该酒店只是“电谷广场一1.5兆瓦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及污水源热泵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的一期工程,包括会所及周边小区开发等项目在内的二、三期工程将随后展开。整个工程完工后,将建成1.5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年发电量为171万度,可替代684吨标准煤发电量。
电谷大厦还采用了污水源热泵技术。它的基本原理就是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来进行板式换热,用于整个酒店中央空调的采暖、制冷、生活热水,酒店的卫生冲厕、消防用水、洗车、浇花都会采用中水,不仅酒店达到零排放,而且使用后的中水将再次返回到污水厂处理后可以作为热电厂循环水进行二次使用,这大大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价值。
该工程采用地源热泵供冷、暖及热水的三联供系统。新建地源热泵系统分为高、中、低三区提供夏季制冷、冬季供暖及卫生热水的负荷。本系统采用中水作为冷、热源,通过热泵机组吸收或释放能量,来达到全年卫生热水的目的。
整个大厦的供热和制冷全部依靠污水处理厂排放出的中水,在污水处理厂里经过一级处理的废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水)会通过一个直径800mm的水管,注人大厦内一个容积为1000立方米的消防水池,供大厦使用。中水的费用远远低于地表水,同时采用水源热泵,首先不会燃烧矿物能源,减少了有害气体污染。另一方面由于采用水源换热,换热效率高,冷凝温度大大下降,压缩机能效比风冷式高出70一95%,比一般空调设备节能40-60%。当多台机组组成一个空调系统时,由于空调机组可单独开停,实现了用多少冷量开多少主机,系统能量调节比冷水机组更接近于无级调速。且冷却水为常温水,水输送过程中不会产生冷量衰减,能量转换只有一次,因此一个夏季空调系统运行费比传统中央空调节省20%,比风冷、VRV中央空调节省30%,比溴化锂中央空调节省40%,污水源热泵中央空调及热水系统应用于酒店项目,每年可利用中水737万m3,系统运行费比水冷螺杆加蒸汽系统节省188.5万元,每年可节电188 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752吨,并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546吨,S02排放量16.54吨,:NOx排放量7.52吨,烟尘排放量12.78吨。
提升企业文化创建和谐企业
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公司一直注意提升企业文化,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把着眼点放在人上,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凝聚人心,塑造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
鑫和花园小区 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战略、结构、制度是硬性管理,技能、人员、作风、目标是软性管理。强化管理,公司坚持把人放在企业中心地位,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使之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尽其责任和义务。同时还进一步修订完善职业道德准则,强化纪律约束机制,使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提倡团队精神,企业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有效发挥团队作用。
2008年公司内刊《中保建设》创刊。每月一期的《中保建设》及时、积极、全面地反映公司的各种生产、情况、员工风貌、重大事件,成为公司内部联系的良好平台。公司工会组织开展各种游艺文体活动,将企业确立的经营理念融人到企业的实践中,以此规范员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指导企业和职工行为。革命圣地西柏坡、冉庄地道战遗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等,都留下了中保员工的身影。每逢节日,公司还组织员工进行联欢活动,拔河、慢骑自行车、跳绳、踢毽…….中保公司处处洋溢着浓烈的节日氛围。赋予活动以生命力,强化建立员工对企业的高度信任感。公司出台施工现场的统一标识、服装、中保品牌包装等,实施配套管理,在社会上建立起企业的和良好信誉。
寓教于文,打造行为文化。目标激励,塑造严明和谐的管理形象,打造制度文化。内外并举,塑造品质超群的产品形象,打造物质文化。企业文化的多管齐下,使公司的产品、质量具备独特的技术特色和产品特色,在社会上叫得响、打得硬,抢占先机,展现企业精华,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建立人才兴企战略,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企以才强。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2002年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以来,年初确定企业希望员工达到的目标并进行量化,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使企业的目标与员工发展相结合,有效地激发员工无限的工作热忱和绩效潜能。公司拥有一批素质较高的技术管理人才,具有承担复杂工程施工的管理经验,在技术创新能力的强有力支持下,有效实施经营战略,使得企业在行业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2002年以来经过几年的摸索,公司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人才发现、鉴别、评价、选拔与使用制度,逐步建立起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梯队。最近几年,每年都从各大专院校招聘数十名大中专毕业生,做到专业对口、保证质量、择优录用,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英利光伏产业园 2007年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原则,进行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取消级别、职称、身份的界限,全面实行岗位管理,以岗选人,以岗定薪,易岗易薪,形成“选人有条件,上岗有职责,竞争在规则,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的用人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办法,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制,评聘分开,考聘分开,真正建立起“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聘约管理”。探索建立非领导职务晋升渠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业务技术岗位。通过组织协调,扩大高素质人才的岗位自主选择权,扩大关键岗位的人员自主选择权,为企业各类人才营造了奋发向上的良好环境。员工靠能力来获得晋升,公司以发展来留人,员工的积极性 被充分调动,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在员工培训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的职工教育培训机制,整合和充分利用公司的教育培训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和人才队伍状况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年初由人力资源部门编制公司全年的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做到紧缺人才加紧培养、重要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后备人才超前培养。培训采用脱产培训与岗位锻炼相结合、自学成才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等形式,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最终在企业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2000年以来,每年公司组织的内部外部培训不少于30次。
公司大力提倡团队精神和岗位奉献精神,用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励人才岗敬业,树立“以人为本”和“人高于一切”的理念,把员工看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尊重其个性和才能的发挥,鼓励企业员工特别是在企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核心员工参与决策活动,听取并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员工的心理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
路正长,歌未央。河北中保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0多年风雨兼程的发展历史,也是公司砥砺前行的改革历史。奋战在这一片热土上的每一名员工恪守着公司的做事精神——“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尽心做好每件工作,更新观念、勇于创新,精心打造中保公司品牌”。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保人立足保定,辐射全国,明确进入全国建造企业先进行列的目标,坚定信心,迎难奋进,敢于争先,公司做强、做优的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建筑与市场》特邀记者 汪清